冰点时评

历史建筑的文化持有者到底是谁

姚华松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7年06月13日  02版)

    作为整体的市民文化自觉和地方认同感,是由作为个体的情感依恋集合而成的。对于此类房屋,业主到底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需要更明晰的界定。

--------------------------------------------------------

    最近,上海静安区巨鹿路888号优秀历史建筑遭拆除一事引发广泛关注。事件原委是90后年轻女业主对房屋进行拆除并实施改造工程,媒体报道后,政府相关部门责令其立即停止改造。

    目前看,事情呈现“一边倒”的局面,舆论对业主的质疑大致有以下角度:一、对自家房屋进行大规模改造,不能排除藉由房屋的公共文化属性达到个人财产增值目的的嫌疑;二、虽是在改造自家房屋,但该房屋是政府认定的“历史建筑”,缺乏基本的报备程序;三、业主不只破坏了自家房屋的形态结构,还破坏了房屋所在地段12幢历史建筑群的整体风貌。

    其实,事件的发生、发酵和演化过程也不尽这般单纯,还掺杂了其他因素。比如,这房子地处原法租界,由知名设计师设计,解放前属名门望族所有,一个90后女孩怎么买得起这么贵的房子?业主目前人在国外,应该受过相对良好的公民教育,有基本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怎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

    这几天各种讨论进一步增进了民众的历史文化自觉,夯实了市民社会基础,以“人民的名义”战胜了少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喧嚣终归于平静,然而事件背后的一些议题仍然发人深思。

    首先,房屋固然是“历史建筑”,但业主终究是房屋所有人,应拥有对该房屋的合法处置权限。进一步说,业主花大价钱购买此地产,既享受和消费了其环境及象征,也承担了打理、维护“历史建筑”的责任,正是业主和建筑之间的情感依恋和日常生活交往延续了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实践”。作为整体的市民文化自觉和地方认同感,是由作为个体的情感依恋集合而成的。对于此类房屋,业主到底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需要更明晰的界定。政府是不是可以对业主进行适当的扶持,比如对房屋正常维修给予政策优惠?

    其次,历史建筑背后的文化价值有无层次性和主次之分?建筑年代久远、建筑风格精湛(地域特色)、建筑人文气息浓厚(名人故居)、建筑时代指向重大(重大的划时代意义)等诸因素,到底哪些因素主导?倘若作为文化表象的建筑有主次,是不是意味着文化内涵也有高低之分?我们熟知的城中村,包括祠堂、庙宇内在的“违拆违建”此起彼伏、屡见不鲜。不能只重点保护老城区的建筑而疏忽外围地区的建筑,也不能只保护认定的建筑而忽视非认定但一样重要的建筑。

    其三,历史建筑最大的价值在于其“真实性”(authenticity),其魅力在于特定情境下的时空再现。历史建筑是承载各种生活方式的精致容器,是社会成员追溯和追思的记忆连接,具有不可复制性,因而弥足珍贵。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维持这种真实性?难道只能原封不动,任其自然损耗乃至垮塌,然后“修旧如旧”?“长生不老”“永生建筑”似乎也有悖于真实性吧!笔者以为,真实性应该是基于建筑生命史视野下的真实性,而不是打造和修复后基于文化展演的真实性。位于台湾南投县集集镇的武昌宫经历了台湾“9·21”地震,至今保持毁损原貌,未做修复,供世人瞻望祭奠,个人比较欣赏这种尊重事实的真实性。

    在很多大城市的老城区,一些有丰富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的街区在城市发展大势下面临尴尬:历史文物保护专家和文化学者提倡对街区进行保护,禁止开展商业开发;普通市民也支持保留传统街区;而利益攸关的当地居民则普遍期待城市更新,以便获得高额补偿。最后,政府的方案更多倾向于局部拆除改造、局部保留延续。我们不禁要问:类似街区、类似建筑的文化持有者到底是谁?面对市场化、现代化和世俗化的浪潮,以及日渐碎片化的社会现实,历史建筑的命运何去何从,值得深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