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 大民生

福建古村掀起“厕所革命”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杨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7年08月11日  03版)

    在廉村,现代厕所已经走进古老的民居中。那些始建于明清时代的建筑,粉墙乌瓦,色调明快,为了与之融为一体,连村委楼前的公共厕所都建成了仿古建筑。

    廉村位于福建省福安市溪潭镇,历史留下的古韵使它不同于一般的南方村落。明清留下的城门外有两个池塘,一个是上池,又称象池;另一个是下池,又称鹤池。象池在上世纪70年代因为平整土地的需要而被填埋。鹤池今天仍然存在,并发挥着污水处理的作用。

    “以前走在农村是臭烘烘的,现在大多瓜果飘香。”福安市组织部部长尤峰云说,省里和市里给每一户1500元的改厕补贴,要求“有门、通风、采光好”。

    在福安“改水改厕”成员小组中,一位市委副书记担任小组组长,尤峰云和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是副组长,亲自抓厕所这件“小事”。

    “困难是有的,毕竟要让老百姓掏钱。”尤峰云介绍,但农村就剩年纪大的还使用旱厕,有些老人习惯使用一排蹲位的公厕。

    动员工作要做起来,工作人员先是在村里做了“样板房”,拿出好、中、差3个档次的厕所给村民看,让村民感受到改厕后苍蝇蚊子少了,对老百姓健康有好处,居家环境也能改善不少。

    为了小小的厕所,市里面一周一督查,一周一通报,一周一约谈,厕改的好坏直接跟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挂钩,“完不成任务是要打屁股的”,尤峰云开玩笑说。

    说起厕改工作,尤峰云头头是道,“厕改很好督查,到一个地方,深呼吸,鼻子闻,旱厕肯定闻得到。还有一个可以评判的依据,哪里蚊子苍蝇多,肯定里面有‘猫儿腻’”。

    早在“厕所革命”掀起之前,古老的廉村就有自我消耗的系统。

    “以前厨余垃圾,村民都倒在房前屋后的阴沟里。”福安市住建局副总工程师陈忠清说,每年祭灶之前,他们会在街头巷尾问村民“沟挖了没有”。干的垃圾烧掉,剩下的淤肥挑到田里,种茉莉花、甘蔗、芋头。

    “我们村早就建成了排水系统,还有不知道沿用了多久的自然净化生态处理方法。”廉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峰说。

    因地制宜的排水系统是廉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的支架。一进廉村城堡,人们会被古香古色的街巷和古官道吸引,街巷路面与渠完美结合,渠随路走,水顺渠流,走街过巷,从每家每户的门前悄然而过,既为村庄增加了灵气,也带走了污水。

    “前些年的厕所改造,为了不让改造后的卫生间排放污水直接排入沟渠,家家户户自发改造了卫生间、厨房的排水系统,建了各自的化粪池,把厕所污水接入各户化粪池初级处理后,再接入巷道的暗埋污水管道,与厨房灰水和雨水一起排入各家各户门前的沟渠。”陈峰介绍。

    村委会还投入约26万元铺设了长1300米、直径400毫米的污水干管道,采取街巷水圳的底部空间与自然沟渠相结合的方式,不需要大面积开挖古巷道,还在不影响街巷空间处设置了检查井。这样,经管道收集的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从沟渠收集的厨房灰水以及雨水,均通过重力自流流入村落西南部面积约8.6亩的鹤池,全程无需任何动力。

    传承千年的生态、生物处理方法是廉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的精髓。廉村城堡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千百年来在城堡的西南方向泥洼地带自然形成了鹤池,并一直承担着处理廉村生活污水的作用,是一片有着千年历史的生态湿地。

    “鹤池水面密密麻麻长着的一种水生植物——水白菜,一年四季都能生长,根系十分发达,能直接从污水中吸收营养物质,这样就有效降解了水中的污染物,还去除了氮、磷。”廉村村委会主任陈绍山说。

    鹤池处理后的尾水通过灌溉渠道流向最终受纳水体穆阳溪,灌溉渠道是明渠,长1200米,尾水流经期间,可以充分与空气接触,这又可以起到生物处理的作用。

    “小厕所,大民生。”在一次专门为厕改举行的座谈会上,尤峰云认真地对廉村村民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