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路创业 领跑创新 领先创优

山东共青团奏响“三创”最强音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邢婷 通讯员 耿晓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7年12月07日  01版)

    80后青年龚海涛的创业传奇浓缩了鲜明的时代印记。

    2004年从烟台南山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他做过导游、卖过房子,偶然留意到旅游房产闲置,而旺季市场住宿又一屋难求,他从中看到了商机。2007年,龚海涛开始涉足旅游地产,主做营销,后创办公司,鼎盛时期30多个销售网点遍布全国多个省(区、市),年销售额近4亿元。

    一路风雨,这名年轻人与团组织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第二届山东省青年创业大赛创意组冠军,在团山东省委的推动下,其项目顺利落地,并经推荐,进驻省级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得到政策、贷款等多项扶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已成长为行业翘楚的龚海涛仅是山东青年创业大军中的一员。齐鲁大地众多怀揣梦想的青年与他一样,自愿选择经历创业风雨的洗礼,而这与团山东省委近年来在全省范围内营造的浓厚创业创新创优氛围密切相关。

    领路创业,领跑创新,领先创优——近年来,山东各级共青团组织在“三创”工作方面狠下力气攻坚克难。

    “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青年创业更是客观形势和主观愿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青年在创业过程中普遍面临着心理、经验、信息、资金等方面的困难,这就需要共青团积极主动发挥自身具有的政治、组织、资源与载体优势,助创业青年走出创业困境,实现创业梦想。”团山东省委书记陈必昌这样解释。

    服务当先,点燃创业梦想

    创办威海自游房地产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实际上已是龚海涛第三次创业。在校期间,他就曾创办自游人旅游协会,毕业后又创办旅行社并存续7年。先后3次创业,栉风沐雨,其中的艰辛与不易只有龚海涛自己体会得到,但他始终初心不改。跟龚海涛一样,很多山东青年对创业“情有独钟”。

    事实上,“想”和“做”之间仍相距甚远。

    “2016年‘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主题研究成果《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基于山东省的调查研究》显示,虽然山东高校在校大学生“比较想创业”和“十分想创业”的学生数总和占31%,但2015届毕业生的创业率仅为0.24%,综合来看,历年大学生毕业后真正走向创业的比例不足2%。”团山东省委青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基于此,在推进“三创”工作的过程中,山东共青团首先致力于激发齐鲁青年的创业意识。

    高校校园中,山东共青团着力加强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山东省建立110家青春创业社,依托青春创业社扶持大学生创业团队近700支,成员达6100多人;此外,团山东省委联合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成立山东青年创业学院,借助共青团组织发动优势、资源聚集优势和青年政治学院高校教育工作优势,全方位助力山东青年创业。

    地方层面,山东共青团助力创业园区建设,打造青年创业的“孵化器”,建设、联系青年创业园区(孵化基地)238处,在孵企业8900家;打造山东青年创新创业投融资联盟,利用社会化的运作方式为风险投资和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对接搭建平台。

    为破解青年创业融资瓶颈,省级层面,团山东省委推出“鲁青基准贷”“鲁青担保贷”“星星之火——山东在校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计划”等资金扶持项目;市级层面,青岛“青易贷”、淄博“淄青贷”、日照“贷动青春”等一批“青”字号创业资金扶持项目,在当地均已形成品牌效应。

    “扶上马,再送一程。”助力创业企业做大做强,团山东省委再推新举。2017年8月,“山东青年创新创业板”在齐鲁股权交易中心成立,旨在通过齐鲁股权交易中心的平台,为山东各级团组织推荐的青年双创企业提供登记托管、企业路演、股债权融资、股份制改造、转板上市等系列配套服务。如今,首批38家青年“双创”企业成功挂牌。

    诸多举措之下,拥抱“创”时代,融入“创”时代,成为了包括龚海涛在内的很多山东青年的共同选择。

    人才为先,凝聚创新力量

    青年的创业梦想一旦被点燃,便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但在“无创新不创业”的时代,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为此,团山东省委早已备下棋子,要在一个“新”字上下功夫。

    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永安镇19村,以前让村民头疼不已的盐碱地,如今变成了良田,面对媒体镜头,村民李修德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现在种上良田,收入提高了,不用外出务工了,也可以照顾家了。”

    这一切皆归功于暗管改碱技术,而推广应用这项技术的是山东中天水土资源生态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卜凡敏。

    来自革命老区沂蒙山的卜凡敏大学毕业后,来到盐碱荒原城市东营市工作,他发现当地有大片的土地因为盐碱化严重而无法用于作物种植,大量土地荒芜,于是立下了把这些土地变废为宝的决心。

    “十年磨一剑”,借鉴荷兰围海造田农田暗管排水技术,结合国内实践,并进行改进提升,卜凡敏的公司逐步创新形成了盐碱地暗管改碱技术体系,就此,一个战略性的产业在全国从无到有。

    卜凡敏并未就此止步,他继续攻克技术难关,制造出国内第一台暗管改碱作业装备,打破国外机械装备的垄断;形成以暗管改碱为核心的盐碱地治理现代工程技术体系,申报专利十余项……

    在创新创业的路上,卜凡敏绝非独行者。为充分激发青年创新创业意识,团山东省委联合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金融办等10余个省直部门(单位),连续举办了6届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3届山东青年电子商务大赛,覆盖青年创客超过7.7万人,其间,涌现出众多创新创业典型。

    融入经济发展大局,才能为青年创新提供更大平台。为此,团山东省委结合当前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需要,下大力气打造“两支队伍”:

    其一,筹备成立全省青年创新人才协会。从代表山东省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十大产业领域,联系凝聚400多名优秀青年创新人才,搭建高层次青年人才交流和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其二,加强青年企业家队伍建设。发挥青年企业家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生力军作用,实施素质提升计划,着重培养和提高青年企业家创新发展、决策管理、资本运作、市场开拓和国际竞争能力。优化山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结构,充实一批“四新”企业和极具发展潜力的成长型、科技型企业的新生代企业家,以期发挥出青年创新人才的集聚优势。

    青春建功,厚植创优氛围

    还有一群齐鲁青年,他们没有像龚海涛、卜凡敏等创业者一样,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劈波斩浪,而是选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创优”精神。

    黄文荣,山东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焊接施工工人。十余年来,黄文荣先后参与了十几台火电机组的焊接工作,施工中将每一个焊口都当“工艺品”进行焊接。

    陈乐乐,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沧巴士分公司109路队106路线乘务员。陈乐乐所服务的106路线是保障崂山周边村民出行的重要公交线路,她自制了《106路线车厢服务景点介绍》,帮助驴友设计登山线路;主动当起义务“邮差”,户口本、存折等贵重物品的捎递在她眼里已不是稀奇事;她的哑语及导游式的服务特色,成为青岛公交服务的靓丽名片,被亲切地称为“最美90后乘务员”。

    张莎莎,淄博市儿童福利院特教教师。每当看到眼前一个个脑瘫孩子时,她便会一次次地告诉自己:一定要为这些孩子撑起一片天。因此,除了特教教师的本职工作外,她还身兼“康复师、护士、护理员”的职责,细致入微地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医疗保健、教育教学等,把全部的爱都无私奉献给了这些孩子。

    亢嘉颖,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采油二队队长。亢嘉颖在工作中探索总结出“油井躺井预警机制”“油井健康管理法”、平台达标升级“ABC分类节点”管理法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他率领的采油二队因此先后被授予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等称号。

    为使创优的氛围更加浓厚,团山东省委动员引导全省广大青年职工立足岗位、青春建功,在全省部署开展了以“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为主要内容的“青春建功中国梦”活动。截至目前,山东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已成功举办13届。

    仅2017年以来,团山东省委便广泛联合相关单位举办了涉及工业机器人、信息网络安全、特种设备、高端化工、矿山救援、电子设备维修、国土测绘、交通运输、烹饪、快递、医药等15个行业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激励和引领广大青年职工提升职业技能,立足岗位创新创效,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实践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在齐鲁大地上,在创新创业创优的过程中,这些年轻人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在总结自己的第3次创业之旅时,龚海涛说:“仍在风雨中,但是也在阳光下茁壮成长着。”而这映衬出团山东省委的工作成效与未来方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