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观

您的外卖已送达,可它来自哪儿

杨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05月16日  09版)

    外卖,一项值得当代人称颂的发明,常常在深夜慰藉被饥饿烧灼的灵魂。无论你是在高楼大厦的公寓,还是在穷街陋巷的出租房,一把烤串、一碗牛肉面、一盘炸鸡,让你仿佛看到厨房湿漉漉的神圣灯光。

    北京每日外卖的交易金额近亿元,一天中,有180万单外卖在这个城市被制造出来。一到周末,都市男女像快没电的手机依偎在充电宝上一样,坐在家里手指点几下,几公里以外,外卖小哥风风火火,带着一兜热气腾腾的食物上门。

    外卖平台上精美的图片,展示着淀粉和油汁精巧的混合比例。然而,好赖都在打开包装的一刻决定。当你带着拆快递的心情打开外卖时,失望总会有的。与图片也差太远了吧?总感觉外卖的菜量没有堂食的多?餐盒里的饭怎么好像被人动过?

    在人们对于外卖的想象之外,存在不少神秘作坊。前两年,一个叫“北京像素”的小区集结了百余家“三无”店铺,被称为“外卖村”;五道口一家美食城里就隐匿着外卖黑作坊;商家公示的证照出自P图高手,送到家门口的外卖产自“幽灵餐厅”……

    层出不穷的外卖店铺如同俄罗斯方块,如果调度不当,它就能建个新帝国。

    而在人们的想象之内,流传着各种关于外卖的传说。“震惊,外卖的真相竟然是这样”“赶紧转,这样的外卖食材你敢吃吗”。毒蛇作羹,老猫熟盅,斑鱼似鼠。说法众多,真假难辨。

    如果你决定投诉,往往得到“交给总部处理”“上面有规定”的答复。一些商家即便受了查处,很快也能换一张皮,从头再来。

    不敢想象每天送进嘴里的食物,曾经过怎样的历程,没有橱窗,它的经历是一个黑箱,食客只能被动接受。

    这几天,如果你身在北京,打开主要网络外卖平台,能在最上端看到一段承诺:“我平台已经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严格的实地审查,并保证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经营者名称、经营场所、主体业态、经营项目、有效期等许可信息合法、真实、准确、有效。”

    在“安全承诺”公示旁边,有“因食品安全问题下线商户名单”,长长的,仿佛拉不到尽头。截至5月15日,上了这张外卖黑榜的,百度外卖下线的有4422家,美团外卖7265家,饿了么外卖11026家。

    也许你就曾点过这成千上万家中的一家,感叹公示为何不早一点到来。这是按照新规做出的动作。今年1月1日,《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办法规定,外卖平台是第一道关,应当履行审查登记等管理义务。这次平台公示,既是平台对安全责任的落实,更是一种社会监督,将平台的履责情况置于广大消费者监督之下,形成透明的橱窗,挂“店”。

    承诺中有“实地审查”几个字,层出不穷的外卖店铺将迎来它们严肃的客人。新规要求平台入驻商家“绑定实体店”。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庙是开店的门槛,这样能筛掉不少走街串巷的“假和尚”。

    在国外,有些外卖平台十分“任性”,奉行“三不”条款,即平台不对餐饮店的食品安全负责、不保证食物质量和外卖服务质量;平台不会审核餐厅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平台不会单独审核餐厅在页面上的展示。但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严厉的食品监管配套是一道让人望而生畏的警戒线,不同级别的餐饮企业对应不同评测和强度的监管。顾客举报的问题餐馆,一旦查证后将予以严惩。

    国内一线城市的外卖,发达程度早已超过一些发达国家。平台严把关之外,监管也不能像隔夜面条一样松松垮垮。

    如果还是走传统的路子,“前置审批”“到店抽查”,怕是会让不少“假和尚”钻了空子。监管也得跟着时代走,有人建议,监管部门与第三方平台要打破某些“信息墙”,对政府与市场的数据资源加以整合。比如搭建商户信息基础数据及动态监管信息库,给平台接口,对于那些被用户吐槽多的黑店,执法人员突击检查,执法高效又降低成本。

    监管部门已表态,“将依托搜索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及时发现违法线索,实现 ‘以网管网’”。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说,外卖相比堂吃是一种更彻底的分工。消费者从网上订餐,对食品安全问题不如线下容易举证,找商家维权也是难点。分工精细,监管也得跟着“精细”。

    吃进嘴里的没有小事。实在不行,装个摄像头也好。让顾客扫一扫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观看外卖的制作视频。直播都那么火了,拍一拍做饭,不难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