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卫生员龙思泉:

走村串寨为遵义群众治病 牺牲时仅18岁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焦敏龙 朱彩云 王羽璋 曲俊燕 记者 田文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9年07月11日  03版)

    在贵州省遵义市红军山,“红军坟”前矗立着一尊左手怀抱小孩,右手端着汤匙喂药的红军女战士雕塑。

    多年来,当地群众成群结队地祭拜她,为她点烛奉花,系上一条条红绸带。这尊受人敬仰的铜像原形是红三军团五师十三团二营卫生员龙思泉。

    1935年1月,中央红军占领遵义后,龙思泉随部队到达遵义东南的桑木垭一带。看到当地缺医少药、许多村民疾病缠身却无钱医治,他就走村串寨为他们治病,缓解或治愈了许多穷人的病痛。“村里来了神医”,这个消息被村民传开了。慢慢地,方圆几十里的村民都来找他看病,还称他为“红军菩萨”。

    1935年1月18日下午,一名村民的父亲病情危急,奔波10多公里找到红军部队驻地寻求帮助。部队首长派龙思泉前去诊病。在龙思泉的医治下,患者病情得以缓解。

    1月19日上午,龙思泉要归队时,晒谷场上聚集了许多慕名赶来求医问药的村民,见此情景,他又继续给大家看病。问诊持续到下午才结束,等他赶回驻地时,房东刘大伯告诉他,“红军今天天不亮就走了,你们长官留下话,要你赶快追赶部队。”他又赶紧朝着刘大伯指的方向奔去。

    没多久,从龙思泉跑去的方向传来一阵枪声,刘大伯感觉不妙,叫上几名村民循着枪声的方向赶到桑木垭口,发现龙思泉躺在血泊中,胸前中了3枪,没了气息。

    村民把龙思泉的遗体葬在桑木垭路边向阳的松树林里。因为不知道他的姓名,大家在立的碑上刻了“红军坟”3个字。

    清明节时,曾被龙思泉救治过的群众都来祭奠他。当地国民党官员得知后,下令要铲平红军坟。群众赶往现场成功阻止。

    得知“红军坟”迟迟未被平掉,原国民党遵义专员高文伯责令县长亲自出马。没想到,县长带着保警大队官兵刚到“红军坟”前,骑的马就受了群众的惊吓。遗憾的是,虽然县长落马撤退,但保警们深夜又偷偷返回平了红军坟。

    不久后,当地群众又在桑木垭向阳的坡地新修了一座更高大坚固的“红军坟”。多年来,龙思泉为农民治病、群众护坟的事,在当地被人们口口相传。因墓中的红军卫生员很年轻,大家称他“小红”。

    1953年,遵义市人民政府修建“红军烈士陵园”时,“红军坟”被迁入陵园。为了便于人们瞻仰这位亲民爱民的红军卫生员,当地铸造了一尊铜像安放在墓前。由于龙思泉一直被称为“小红”,后来的老百姓误以为是位女性,就将铜像塑成了女卫生员形象。

    直到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原校长、老红军钟有煌带领学员从重庆野营拉练来到遵义,听闻“红军坟”的故事后,回忆自己在红三军团五师十三团任军医的岁月时,才揭开了“小红”的真实身份。

    据他回忆,当年部队撤离遵义开始“四渡赤水”时,二营确实有一名叫做龙思泉的男性卫生员因外出为群众看病没能随部队转移,一直下落不明。

    后来,遵义市有关部门又进行了反复考证,最终确认“红军坟”里长眠的,正是龙思泉,男性,中共党员,自幼随父习医,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后,随红军长征来到遵义。龙思泉牺牲时,才18岁。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