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大包干带头人 如今带头节约粮食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9月16日  04版)

    “虽说开饭店的不怕大肚汉,可我们仍然要节约粮食呀!”今年77岁的严金昌站在自家“金昌食府”的院子里,面对媒体介绍小岗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时,着重谈起小岗人对于节约粮食的深刻认识。这位关心国家大事的老人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严金昌是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18位带头人之一。1978年12月,严金昌和其他17位村民冒着坐牢的风险,偷偷地按下红手印,实行分田到户大包干,把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开,拉开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序幕。位于小岗村的大包干纪念馆,既是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追寻,也在唤起人们对粮食的敬畏之情,时刻敲响警钟,勿忘那段饥饿的历史。

    纪念馆墙上的一组数据显示:从1966年到1976年,小岗村有100人左右,年人均口粮仅有200斤左右,要吃国家的供应粮。1979年,实行大包干的第一年,小岗村就取得了丰收,粮食总产量是之前平均水平的4倍。

    “一天两顿稀饭,没见过干饭的影子,山芋叶子都被吃光了,最盼着春天,可以挖野菜充饥。”严金昌回忆。

    “如果有一线生机,我们都不想出门要饭。”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至今仍记得,头一回讨饭,实在不好意思走到人家门口。“有好心人会倒上一碗稀饭,不在饭点的时候,人家会给小把米,我就把它放在口袋里紧紧攥住,生怕丢了一粒”。

    如今,到访小岗村的人不会错过参观当年村民严立华的家——两间被保存下来的茅草屋。正是在这里,18位带头人签下生死契约。距离茅草屋不到5分钟路程的地方,就是一条招待外地游客的美食街。这段路,见证了小岗人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再到“做给别人吃”的历史巨变。

    2018年12月,小岗村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当年,作为4A级景区的小岗村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次突破百万。天南海北游客的到来带火了十几家农家乐的生意。

    在美食街上,金昌食府的招牌最为醒目,这里是小岗村的网红打卡地。严金昌这位当年大包干带头人,如今带头在自家饭店倡导节约粮食。客人点菜时,他总会上前强调一番:“我们这里是农家乐,分量大,吃多少,点多少,吃不掉,就打包带走,免费提供打包盒。”在他看来,点菜是控制餐饮浪费的第一道关。

    有时看到剩菜比较多,严金昌就会和厨师商量:“是分量弄大了,还是菜不合口味?”他要求厨师因人而异,合理控制饭菜的分量,调整口味。“比如,南方的客人,稍微甜一点,附近的客人,稍微辣一点”。

    凤阳当地有句俗语,“吃不疼,糟得疼”。饭菜吃掉不心疼,浪费了,让人无比心疼。节约粮食已经成为严家的家风传承。严金昌有3个儿子从事餐饮业,都在默默践行节约理念。

    作为严家的第三代、新生代的小岗人,1997年出生的严妹现在是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名解说员。该公司承接研学旅游想项目,其中就有“农事教育”内容,让中小学生体验蔬菜种植,同时进行节约教育。“每次集体就餐,我都会告诉他们不准浪费,吃多少,盛多少,吃完再加。”在她眼中,这是研学旅游过程中最重要的德育环节。

    “小岗人对粮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深知粮食得来不易,晒场上的粮食都扫得干干净净,家家都是颗粒归仓。”在小岗村第一书记李锦柱看来,“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理应成为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窗口。”

    李锦柱介绍,今年4月起,小岗村开始推行“美德银行”建设,每项美德善行有相应的积分,村民可攒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我们正在考虑,把节俭美德也列入其中,形成奖励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索村规民约建设,让节约成为一种制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