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评

最好的扶贫是与一个地方互相成就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10月16日  05版)

    想起10年前在一家卫视节目中哭得稀里哗啦的经历。

    那次聊的是留守儿童问题,把贵州某贫困县一个一年多没见到父母的女孩和在乡村带她的奶奶请到节目现场,讲述留守之痛。那个渴望被父母疼爱、常坐在门口眼巴巴地等父母突然回家的怯怜眼神,至今仍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作为一个评论员,应该保持冷静和克制,但那时我刚做父亲不久,开始实在无法理解,为人父母,何以忍受孩子与自己如此长时间的分离?节目组“制造”了一个泪中带笑的人性化戏剧结果,把孩子父母也请到现场,一家人抱头痛哭。现场一片抽泣声。

    听到那个正值壮年、头发已白了很多的父亲抹着眼泪说“忍几年,苦几年,挣够了孩子上学的钱就回来,不然,孩子没有未来,还得跟我们一样扔下孩子”,憋了很多想批评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现场好几个专家也是泪眼无言,觉得这个问题暂时无解,可能是必经的阵痛。10年过去了,那个女孩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龄,但愿已经走进自己梦想的大学。看到媒体报道“新起点在县”的扶贫模式,外卖电商充分发挥生活服务平台优势,与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合作,推动“家门口”就业,形成消费和就业贯穿的县域经济内循环,让骑手们可以不用离家很远就能找到工作。一个“家门口”,格外温暖、亲切和感动。

    时光穿越到10多年前的节目现场,如果有这样的选择和机会摆在面前,大家可能就不会那么无奈和悲观,不会对留守问题双手一摊,认为是无解的、无法避免的阵痛。孩子的父母如果可以选择一个不跨省、离家近的工作,乡村就可以避免空心化带来的种种问题。这种“新起点在县”的模式已经看到立竿见影的反应,媒体报道说,县城出现了一般见不到的堵车,外卖让很多小店生意格外红火。美团不仅带来了当地34万老百姓未接触过的电商,更让这个小县城有了人气,烟火气,年轻人回来后,让很多家庭有了生气。

    这就是创新的力量。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为了脱贫流向大城市,劳务输出,形成县乡的空心和留守问题,10年前觉得无解和悲壮的问题,在企业、市场、政府的合作实践中,慢慢找到了解决方式。不敢说“新起点在县”的扶贫模式就解决了县乡空心和留守问题,但晴隆县所引领的这个效应,一定能像波纹一样不断向外扩散,不同的是,波纹越向外越弱,晴隆扶贫成功了,对外复制的波纹会越来越强,中国有多少像晴隆这样的小县城啊!

    我看好这种不以分离为代价、不是某一方单向施恩、而把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地方当成整体的“在地扶贫模式”,不是企业给一个地方投多少钱,给他们多少工作机会,然后就转身离开,而是互惠共赢的全身心投入。企业把自己投入一个地方,投入岗位、设施、理念、平台,培育有利于县域经济形成内循环的就业模式和电商消费习惯。地方发展了,人们有钱了,大家脱贫了,企业在这个地方的市场规模才能越做越大,这就是企业与县城的互相成就。最好的扶贫,不是一锤子施受,不是单方的恩赐,而是像这样形成利益捆绑,与一个地方互相成就。一个开掘了新的市场,多了一群以穿着印有企业标签为荣的人,一个有了有归属感的企业,有归属感的工作,有归属感的生活。

    很多传统扶贫模式以分离为特征,缺乏在地的关联。扶贫者与被扶者,两者是分离的,捐了钱好像就没有关系了,有没有脱贫,以何种方式脱贫,那是别人的事。另一种分离在于,总会形成人、家庭、家乡的分离,要脱贫,就得离开贫穷的家乡,到一个有钱的地方赚钱,脱贫,就意味着要去“远方”。这种分离带来了很多问题,城市的排斥,进城务工者的孤独,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空心的乡村和县城,这些问题往往当成“必要的代价和阵痛”看待。分离式的脱贫,往往只是个体家庭的脱贫,难以对一个地方形成积累,另一面是,外流赚钱,积累了一身伤病回到家乡。为解决贫困的问题,制造了很多新的问题。

    “新起点在县”的扶贫模式提供了一种“打破分离”的创新尝试,不用分离,扶贫不只是扶一个家庭的一个人,人不是赚钱的工具,他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个丈夫,他要在完整的家庭中扮演角色。贫困也不能与地方经济生态分开,不是几个人几个家庭的事,而是一个地方的事。在县,就是在地,不是把一个劳力从一个家庭、一个村、一个县生生地拖离那个“整体”,而是创造条件让他留在那个使他成为一个整体的地方,一边工作,一边照顾老人孩子,一边还让自己的县城越来越有烟火气,让一个县在内循环中形成经济积累。这就是“新起点在县”的人文经济意义,打破分离,让骑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家庭成为完整的家庭,一个县成为完整的县。起点,就是安心之点,让一个人心安栖息之地。

    仍记得那个小女孩哭红的眼睛,还有她父母暗淡的眼神。如果有机会再见面,再聊起,也许不再有泪水,能笑着说着未来,新一代不用再承受那种痛苦的分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