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5日,中国驻纽约总领馆与美国马萨诸塞州议会亚太小组联合主办的“中国日”活动在波士顿举行。活动现场,“中美建交40周年”图片展讲述了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的生动历史瞬间,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中新社记者 廖攀/摄
制图:张玉佳
如果说三个联合公报奠定了中美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1979年邓小平对美国的历史性访问,真正拉开了中美友好交流的大幕。
1979年1月29日,美国白宫南草坪上首次并排升起五星红旗和星条旗,美国总统卡特为到访的中国贵宾邓小平副总理举行欢迎仪式。乐队奏起中美两国国歌,礼炮鸣19响,两位领导人检阅了仪仗队,一千多名现场民众挥舞中美两国国旗向中国贵宾欢呼。这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历史时刻——28天前,中美两国刚刚结束近30年的隔绝宣布正式建交;现在,新中国领导人兑现承诺开启了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
亲历中美建交艰难谈判过程的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曾回忆说:“当时的气氛就像充了电一样,我不记得白宫以前曾经有过如此令人激动的场面。”卡特在30多年后回忆当年时仍激动地说:“我当时就知道,世界将被改变。”
邓小平访美,原本就是中美建交谈判的一个关键部分。据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回忆,1978年12月14日,在中美正式达成《中美建交公报》前一天,卡特突然指示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邀请邓小平访美。当时,美国国会一些人对中美建交很不满意,卡特总统希望借助邓小平的力量帮他们进行建交宣传。因此,美方对邓小平访美极为重视。邓小平在美方邀请发出后不到24小时便作出访美决定,访美时间定在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
1979年1月28日,是农历己未年春节。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大年初一不出远门,但75岁的邓小平这天清晨就冒着严寒出发前往万里之遥的美国。邓小平选择在中国农历新年第一天开启对美国进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9天访问,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1979年美国东部时间1月28日下午4时30分,邓小平乘坐的专机在华盛顿降落,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受到了热烈欢迎。但白宫方面没有立即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第二天的欢迎晚会也是卡特总统自己掏钱筹办的。由于中美隔绝了近30年,不少美国人包括国会山的议员们对中国存在偏见。邓小平的一个举动改变了这些美国人的看法。在肯尼迪艺术中心,200名小学生用中文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之后,邓小平登台慰问演员时热情亲吻了一名上前拥抱他的美国儿童,现场一片轰动。“这一幕让很多在场的观众流下了眼泪。”中美建交后首批52名留学生之一兼领队、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柳百成回忆当时的场景说,几乎就是邓小平的这个举动打开了很多美国人的心门,他们从中看到,中国是一个尊重他们国家的习俗的开放、包容、友好的国家。当天的美国报纸也评论说,“邓小平真诚亲吻美国儿童的场面,恐怕会让美国不少政治家重新学会如何亲吻孩子”。
短短9天,被美国媒体称为“邓旋风”的75岁老人邓小平收获了美国民众的好感和钦佩,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这9天,是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9天,也展现了中国领导人在云谲波诡的国际政坛上的中国智慧与战略眼光。
在邓小平访美前一个多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这为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基础。在中央编译局前副局长俞可平看来,邓小平访美带来的启示,主要是思想解放和对外开放。他说:“没有观念解放就不会有真正的改革。解放思想之后会发现,对外交往必须坚持国家利益优先,而不是意识形态优先。”
今年1月29日,在邓小平访美42周年之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谈及邓小平当年访美对当今中美关系的启示时说,历史告诉世人,中美共同作出建立外交关系这一重大抉择是完全正确的。中美合作可以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做正确的事情永远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