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为西部大地播种“科技兴农”之花

一所农林院校的乡村振兴实践

付文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10月18日  06版)

  •     在萨依巴格乡,当地枣农喜迎丰收,用鲜枣摆出“70”和“丰”的字样庆祝新中国70岁生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供图

    “不服科技,真不行!‘七月鲜’红枣,4月嫁接、9月收获,鲜枣、干枣都有电商保底收购。嫁接前,每亩地收益只有200元,现在亩均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说话间,萨依巴格乡14村第一书记哈丽再提·海力力竖起了大拇指。

    哈丽再提·海力力所在的萨依巴格乡14村,位于新疆喀什疏附县。几年前,这里还是深度贫困村,100亩的骏枣园挂果量少、单果小,口感也不佳,干枣收购价每公斤只有两元。

    201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农”)新疆昌吉农业(红枣)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试验站”)专家在当地调研,发现这里的气候十分适宜种植西农研发的“七月鲜”,便提议在此大面积推广,助力村民脱贫。

    由试验站研究员王长柱历经18年选育而成的“七月鲜”,是在农历七月成熟的早熟品种,王长柱因此给它起了这个好听的名字。有了好品种,还要把技术教给农民。

    在喀什英吾斯坦乡17村,有位远近闻名的“红枣大王”——托合提·伊斯马伊力。每逢来客人,他常会讲起一个故事:几年前,托合提专程骑摩托车跑了10公里,只为邀请西农的专家到他家枣园看一看。专家来了后,不仅教他生产管理、肥料使用的知识,还定期跟踪来园里指导,他家的红枣品质越来越好。这让托合提更加意识到:想要种好地,还是得靠科技。

    枣农鼓起来的钱包和开心的笑颜,见证了试验站专家科技兴农的丰硕成果。自2016年起,“七月鲜”进入大面积推广期,截至目前,已累计推广8万亩以上,增收2.08亿元,覆盖农户3200户以上。其中,曾经的贫困户就有2000余户。

    其间,试验站站长韩刚和团队成员王鸿喆、哈丽娜还积极推进其他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包括“蛤蟆枣1号” “蜂蜜罐1号” “京沧1号”等。团队提出了现代宽行栽培模式,并配套“树形优化调整” “枣草间作增效” “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累计在疆示范推广枣园10万余亩,增加综合效益4500万余元。

    6年间,试验站为新疆培训农技骨干和职业农民3500余人次,建成了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西农大新疆红枣微服务”,指导新疆枣农生产。

    “新疆的红枣产业升级,是西农服务民族地区,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西农相关负责人表示,从2005年起,西农就开始探索“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技力量为骨干”的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其中,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民族地区正是西农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一个重点。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西海固高端牛产业发展研究院也已成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致富路上的“领路人”。

    作为海原县战略主导产业,肉牛产业也是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抓手。2017年11月,海原县人民政府、西农和华润五丰农业开发(中国)有限公司签署三方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宁夏西海固高端牛产业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研究院成立后,除长期驻点的20余名教师、研究生外,西农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每年都要来这里进行至少1个月的实践学习。

    最近,西农动物科学学院研究生王丽云和同学们来到西海固,进行犊牛培育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集成示范推广。通过他们的努力,原先6个月哺乳期的犊牛实现了两个月断奶,推动母牛生产从1年半一胎,提升到了1年一胎。

    不仅如此,研究院首席专家、西农动物科技学院教授昝林森还带领团队,帮助当地企业将养殖死亡率控制在5%以内、良种率提高了50%以上,肉牛、奶牛养殖效益提高30%以上,使当地养牛业迈向了高端化和现代化。

    为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暑假,西农组织3000余名师生对新疆、西藏、宁夏、内蒙古等7个民族和西北省区、4.7万多个乡村展开乡村类型与特征大调查,搭建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基础信息平台,形成并发布了《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总报告和7个省区分报告,率先构建了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分类指标体系,为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导。

    同时,为给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培养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人才,西农还在全国率先提出“乡村振兴专业研究生培养计划”,首批招收乡村振兴专项研究生40名。教育部于近日公布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名单》中,西农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牵头申报的“乡村学”获批交叉学科门类下二级学科,成为我国首个“乡村学”二级交叉学科,也标志着该校在服务乡村振兴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目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民族8省区分别建立了不同形式的科技助农服务平台,共有试验示范站、基地、科研院等10余个,覆盖粮、果、畜、菜等8个产业领域。以建在产业一线的试验示范站(基地、科研院)为平台,学校800余名多学科专家常驻农村,为农民提供了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活教材”和精准科技服务。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