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区域协调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人

程皓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2年05月13日  06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断丰富和拓展,逐步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战略,对于指导我国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通盘谋划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各个方面,重点从动力源、结合面和落脚点进行了清晰定位,提出了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行动指南,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稳步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区域协调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了解并合理运用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变化规律,凝聚不同区域经济标杆间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助力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新高度。

    有效推进中心城市间的协同。中心城市发展兼具经济集聚和经济辐射功能,一“吸”一“呼”之间牵动着其自身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推动中心城市间的协同发展,就必须有效推动如5G基站建设、特高压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拉近中心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推进更大范围的区域协调发展。

    合理推动城市群间的协同。我国当前各类型城市群共21个(包含4“极”、8“组群”、9“组团”),未来将建设和提升贯通全部城市群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提出,为推动我国资源要素从城市群内部向城市群间的配置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必要保障。在资源要素更大范围合理配置的过程中,也有利于避免不同城市群间的同质化发展,形成全国范围内差异化发展和良性竞争的态势。

    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因地而异,由此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类别的区域板块维度,党的十八大以来,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优化四大区域经济板块发展的定位越来越清晰细致。不同板块间的差异蕴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合作潜力,长三角扩容吸纳安徽省部分城市及“东中一体”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提出就是这方面的显著例证。推动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联动发展,能够有效地将区域经济板块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发挥各自区域经济板块的比较优势,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商品和要素市场,助推全国范围的区域协调发展。

    江河陆海联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始从追求高速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也一以贯之。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涉及珠江-西江、长江、黄河的发展规划相继出台,公众视线在传统行政区划的基础上转入和增加了市场与自然的角度,流域的延伸突破了行政区划边界,也重新定义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有力印证了这些变革,该纲要提出“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更加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2021年珠三角所在的广东省向其省内河流上游省区累积支付15.65亿元的省际流域补偿资金。

    陆海方面,从港珠澳大桥的落成、海南自贸试验区的批复,到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实施,再到近期国家批复并开工建设广西平陆运河等,处处体现了国家对于陆海统筹的不懈努力。推动江河陆海统筹发展,是实现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突破口,也使得区域协调发展在关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从国内视角向国际视角进行了拓展。

    创新机制联动。找到并用好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了区域战略统筹、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深化区域合作、优化区域互助、健全区际利益补偿等8项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在这些新机制的作用下,不同区域范畴的协同协作、风险利益的共担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衔接保障、区域政策调控的联动统筹、区域发展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完善等都在稳步推进,为区域协调发展保驾护航。

    区域协调发展致力于缩小区域之间、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落实到每一位老百姓的获得感上。这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制定的初衷,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落脚点。

    保障民生底线。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在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展对口支援、完善多元化横向生态补偿等方面,对各地区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的群众民生问题进行兜底保障。

    完善制度支持。短期“输血式”帮扶并不能有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必须有效建立起“造血式”的可持续协调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深化区域合作机制、优化区域互助机制、健全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等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支持,守好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初衷和底线,使得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的改革成果逐步惠及每个区域和全体人民。

    (作者系南宁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副教授)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