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医务人员为患者精心会诊治疗。张硕/摄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工作人员正在操作箱式物流系统。受访者供图
随着“二阳”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新一波新冠疫情受到公众关注。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河大附属医院”)的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以下简称“疫情救治基地”)。
这座为“立足平时、平疫结合”而建的现代化医疗大楼,目前还处在“平时”状态。作为配备450张普通病床的河大附属医院北院区综合楼,主要承担普通患者的救治任务。一旦遇有重大疫情,这里便能快速切换至“疫时”模式,成为疫情救治基地。
2020年5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支持每个省建设1-3所重大疫情救治基地。
随后,河北省建设了3所疫情救治基地:石家庄两所,分别设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河北省胸科医院;保定1所,设在河大附属医院。
这是河大附属医院首次承担国家财政、省财政支持的重点项目,河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河大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倪志宇,见证了疫情救治基地从项目申报到参与实战的全过程。“医院充分借助河北大学在管理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公共卫生和临床诊疗等学科、平台、人才方面的优势,提高对重大传染病的防控救治能力。”倪志宇说。
据介绍,疫情救治基地于2020年年底开工建设。作为国内第二个、河北首个启用项目,疫情救治基地辐射人口3000万,主要目标是提高保定市及周边地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普通病房与ICU实现快速切换
河大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梁璐曾作为进驻“疫时”疫情救治基地的首批医护人员,亲身经历了当时“平疫转换”的紧张过程。
去年年底,肩负“平疫结合”使命的疫情基地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为吃劲的时候封顶启用,设置240张重症监护病床,实现对重症患者的集中救治。
那一刻,“平时”作为三人间的病房中,外侧靠窗位置的第三张病床被撤下,各个隔板也被打开,一条与各病房相连的患者通道迅速连通。很快,整座大楼就完成了洁净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设置,医护通道和患者通道也实现了相互独立——开启了“三区两通道”清晰划分的“疫时”模式。
在河大附属医院负责基建的工作人员看来,“疫时”患者通道的打造,正是疫情救治基地建设“立足平时、平疫结合”的代表。这个“疫时”必不可少的单独设置,在“平时”模式下可以充分利用空间,普通病床数量可以增加到450张——比“疫时”增加近一倍。
要实现这个设计初衷,工作人员没少花心思。“平时”模式中,会将“疫时”患者通道截断的隔断门开启。为了达到医疗建筑“气密性”要求,隔断门要实现与地板和天花板的“无缝”对接。这对参与设计、施工的人员以及制作厂家都是一个挑战,没有先例可借鉴。三方联合技术攻关,才使得这一“创意”设计在这座有特别功能定位的医疗大楼中实现。
记者注意到,整栋大楼地上有12层,地下2层。一楼作为门诊大厅,二楼是检验科,三楼是手术室,四楼是医护人员休息区,五楼以上都是病房;地下一楼还设有CT室和消毒供应中心,地下二层则是停车场。
“‘疫时’模式下,一栋楼就是一个独立运转的小型医院。”河大附属医院院长程树杰强调,从门诊、病房到检查设备、物流系统、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处理,楼内人员足不出“楼”便可全部实现。
重视医护使用体验,为平疫结合量身打造
河大附属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主任韩颖,疫情期间多次跟随国家联防联控指导组到黑龙江等省指导抗疫。提起身边的疫情救治基地,这位感控专家表示,“理念颇为超前,之前鲜少见到”。
这栋为“平疫结合”量身打造的大楼,配备有负压急重症监护病房、负压隔离病区等设施和大量先进诊疗设备,一旦遇有重大疫情,可快速切换至“疫时”状态,实现对危重症患者的集中救治。
河大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将这座医疗大楼配备的箱式物流和气动物流装置形象地比喻为内部物资传输的“高速公路”。“疫时”,随着两条“高速公路”的开通,药品、化验单、血样等物资不用人员再上下楼“跑腿”,便可直接送达所需楼层。传递效率自不必说,还避免了人员流动带来的交叉感染。
同时,当病房转换至ICU模式后,负压功能随即开启,室内排风量大于新风,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外面的新鲜空气可以流进病房,各病房内污染的空气不会泄露出去,而是通过专门通道在排放前进行层层消杀处理。这就保证了即便在“疫时”状态下,病房也可放心开启空调调节室温。
为了切换至“疫时”状态后,重症救治能力实现“战力”全开,大楼在设计建设中预留了充足的使用“潜力”。一个ICU病房的氧气用量是普通病房的50倍;一个ICU病床所需电源是4个,而普通病床是2个。为避免交叉感染,各病房需要独立的负压系统、新风系统等,为此,整座大楼在施工中专门采用了先进的数字建模技术,通过模拟施工,层层排布的水管、强电管、弱电管、空调管等每根管线在管廊中的位置都得到了优化,保证了最终排布合理。
在这栋承载新设计理念的医疗大楼中,每个功能设计和分区位置优化都经过了最终使用者——医护人员的层层论证把关。充分听取医护人员的建议和要求的交流会,贯穿了大楼由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在护理部主任毕朝煜印象中,手术室的方案修改了5次;而在韩颖的建议下,大楼独立的消供中心得以改进。
软件硬件强强联手,重症救治双轮驱动
“去年11月,疫情救治基地克服种种困难,提前两个月竣工,并完成验收交付。”河大附属医院党委常务副书记李汉才强调,在疫情救治基地建设过程中,从立项批复到基建项目启动开工仅用了半年时间,同时强化过程监管,确保了这项民生工程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
面对当时前所未有的严峻复杂疫情形势,河大附属医院党委落实疫情防控新要求,立即投入使用疫情救治基地,快收快治,第一时间接收救治新冠重症患者,收治各类有基础性疾病的新冠患者,及时扩容了救治资源。
“包括医护人员怎么走,电梯如何用,手术室如何消杀……”首批入驻的医护人员记得,为了使疫情救治基地大楼集中救治优势快速发挥,在他们正式进驻大楼之前,医院就制定了40多套大楼使用的预案、流程和标准。
“春节前后,惊心动魄的生命抢救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当时,河大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于占彪就工作在基地大楼救治一线。这位重症医学科专家认为,疫情救治基地的快速启用对预防重症发生、降低病亡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20年的项目申报会上,倪志宇是该院申报项目的主讲人。项目能够最终布局河大附属医院,她认为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疫情救治基地“平时”能满足医院日常诊疗的需要,医疗资源能被充分利用;二是进入“疫时”状态,重症患者一般都有各种基础性疾病,这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储备的人才和积累的经验在救治上会更有优势。
回顾此前在疫情救治基地的重症救治工作,于占彪的体会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在他看来,疫情救治基地在“疫时”对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与配备的重症监护病床、负压手术室以及心肺复苏、呼吸机、体外肺膜氧合(ECMO)等必要的医疗设备有关,也与医院当时打破固有科室建制、统一调配全院医疗、护理、医技专家骨干,组建重症救治团队充实到重症救治一线密不可分。
如今,和于占彪一样,对于疫情救治基地的“疫时”经历,河大附属医院各层级医护人员都结合各自业务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总结‘疫时’经验,‘平时’补齐短板。”河大附属医院院长程树杰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强调,作为与总投资3.5亿元打造的疫情救治基地相匹配的“软件”,组织医护人员进行重大疫情救治技能培训同样重要。“立足平时、平疫结合”,只有实现“硬件”“软件”两个轮子一起转,“疫时”的重症救治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程度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