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我见过这些县城倔强的努力

邢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年05月26日  03版)

    作为一名记者,近4年来,一直把泗水县作为我的深度观察样本。在我的采访本上,还有一排县域名字,比如因汉服产业、电商经济被戏称为“宇宙中心”的曹县;比如因“中国轴承贸易之都”的盛名走入公众视野的县级市临清市等。我对这些县域城市的观察,短则两年,长则达9年。

    日积月累,这些县域城市的发展逻辑共性逐渐显现出来:在被更多人“看见”之前,它们在“低头拉车”,默默耕耘、倔强前行。而我,恰恰见过它们沉寂时的种种努力。

    同样作为政府打造服务青年发展的青春IP,泗水县同近期因烧烤而火爆全网的淄博市一样,长久以来,一直是个低调的“模范生”。

    今天,我们看的是“进淄赶考”的现象级“出圈”,却很少留意到这座老工业城市年复一年的工作积淀:早在2020年,淄博市已提出“活力淄博”的城市发展目标;2022年,该市成功争创首批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引入城市虚拟形象代言人,大批“惠青”政策相继出台。

    这座城市的主政者不仅到名校“抢人”,还主动化身城市“推介员”。令我感动的一个细节是,2021年5月,在与名校师生座谈时,时任淄博市市长马晓磊主动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并表示如果年轻人哪一天就业创业遇到挫折,欢迎大家回来,“我们将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

    此次音乐节的“出圈”,将泗水县的努力推至聚光灯下,殊不知,青少年工作近年来一直是这个县花大力气主抓的重点工作。

    近年来,泗水县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创建县委书记、县长任“双主任”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纳入相关制度设计框架,不断织密各级联动、覆盖城乡的未成年人保护网。

    围绕青年“乐居、乐业、乐享、乐为”多个维度,泗水持续出台多项务实举措,以诚意感召青年选择泗水、扎根泗水,引领青年在这里敢闯敢试、追逐梦想。

    令记者印象尤深的是一处由青年创业团队打造的乡村振兴样板等闲谷艺术粮仓。几年前,团队入驻这里时,办公室墙外光秃秃一片。不久前,我再去采访时发现,门口挂满了几十个由省市县三级不同单位授予的牌匾,当地政府对其重视和培育可见一斑。

    所谓厚积薄发,不外乎是积攒了足够的吸引青年的底气,才会有“出圈”的实力。做好青年工作需要久久为功,急不得,慢慢来。别忘了,这届90后、00后青年是会用脚投票的,在他们面前,比拼的是城市的诚意,而“诚意”两个字注定离不开时光的研磨与慢炖。

    谈及举办此次音乐节的初衷,泗水县之所以如此注重青年群体,需要直面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抢人”大战中,同其他资源丰富、产业集群发达、区位优势明显、就业机会偏多的省市相比,县域处于被选择链的最末端。

    尤其对于泗水这样的山区县,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村里的青年、优质人才持续外流,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个县城的人才困境一定程度上是不少县域的缩影。

    事实上,单凭一场音乐节来撬动人才困境,解决人才回流,并不现实。在我看来,泗水举办音乐节等努力与尝试更在于输出某种信号和态度,这就是广纳青年才俊和构建青年友好型县域发展方向。

    无疑,这需要地方政府有更大的魄力,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被一时的“流量”所绑架,也不因陶醉于如潮的好评而止步不前,而是要拿出更多真金白银和务实政策举措惠及青年,主动倾听青年心声,不忽视青年所关注的“小事”“麻烦事”,尽心尽力解决青年各种急难愁盼。

    我们有理由相信并期待,时光终将不负这些持之以恒的担当与作为。

返回